廣東省的基孔肯雅熱疫情牽動著大家的心,密切關(guān)注疫情防控的同時,包括河南在內(nèi)的多個省市疾控也呼吁本省市民做好基孔肯雅熱預防措施,根據(jù)《基孔肯雅熱防控技術(shù)指南(2025年版)》,全國省市按照流行風險分區(qū)如下:
Ⅰ類地區(qū)(6個):指媒介伊蚊活躍期較長、既往報告登革熱本地病例較多、聚集性疫情發(fā)生風險相對較高的省份,包括浙江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、云南。
Ⅱ類地區(qū)(11個):指媒介伊蚊活躍期相對較長或既往有登革熱本地病例報告、有一定聚集性疫情發(fā)生風險的省份,包括上海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重慶、四川、貴州。
Ⅲ類地區(qū)(8個):指有媒介伊蚊分布、既往未報告過登革熱本地病例,但存在輸入病例引起本地傳播風險的省份,包括北京、天津、河北、山西、遼寧、西藏、陜西、甘肅。
Ⅳ類地區(qū)(7個):指目前未監(jiān)測到媒介伊蚊分布、既往未報告過登革熱本地病例的地區(qū),包括內(nèi)蒙古、吉林、黑龍江、青海、寧夏、新疆及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。
白紋伊蚊(俗稱“花蚊子”),多在每年5月至10月活動。體色黑色或深褐色,帶有白斑和銀白斑,屬于“清水容器型”蚊子。幼蟲多孳生于各類小型積水容器中,如缸、罐、盆、碗、廢舊瓶罐、竹筒、樹洞、石穴等。成蚊多在室外活動,也可飛入室內(nèi),攻擊性強,雌蚊主要在白天吸血,活動高峰集中在日出后兩小時及日落前兩小時。
中創(chuàng)匯科提醒廣大市民參考分區(qū)防控的流行風險,旅行期間注意自身防護,及時清理家中積水、防蚊滅蚊、保護家人健康!
人基孔肯雅病毒IgM抗體ELISA檢測試劑盒